编者按:为弘扬黑茶文化,展现新时期安化茶人的新风貌,第四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活动将以“安化黑茶 世界共享”为主题,邀请世界各国茶友欢聚安化。
从2006年开始,安化县全力打造“安化黑茶”这一特色产业。十年时间里,安化黑茶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目前,安化黑茶已成长为当地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安化实施茶旅一体化战略,茶旅融合发展。建成生态茶园面积30万亩,产业链条从业人员32万,150家茶叶加工企业,茶产业年综合产值125亿元,茶产业税收2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四强。
择一事,专一生。这些安化茶人既是企业家,也是传承的工匠,匠心独运的不仅仅是技艺和业务,还有背后的延续千年的茶文化,和“匠人筑梦”的精神。
盛典将至,红网特开辟《黑茶文化节名优茶企展》专题,跟随我们的视野,一起来看看那些传承匠心的茶人茶企。
安化华美润茶业有限公司。
1998年,年仅18岁的廖美华第一次走出大山,只身来到省会长沙。凭借自幼在安化茶区积累的生产经验与踏实肯干的个性,顺利进入到现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茶厂负责出口红碎茶的生产,并通过学习和钻研,掌握了严苛的茶叶安全生产及茶叶出口标准。
进入新的世纪,茶产业逐步复苏并再次兴盛起来,特别是内销市场。天天与茶打交道的廖美华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于2002年投入到内销市场的开拓中,2003年在长沙成立“廖氏兄弟茶行”,以品质优异、产量稀缺并带有一定年份的安化老黑茶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
在事茶过程中,经师父的引导,乡里乡亲的帮衬,廖美华惊喜地发现,在辰山、株溪等地区的深处依然零星遗留着片片茶园,有些是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家底、有些是上世纪大规模种植后荒废的基地,更有一些是不种自生的野生茶树。
借助自己土生土长的本地优势,廖美华迅速同老乡们达成协议,建立了茶叶合作社,组织乡亲们开展茶叶生产。2009年,荒山千两茶应时而生。“我不是第一个提出荒山茶概念的人,但一定是第一个打出荒山千两茶品类的人,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做茶,做的便是荒山千两茶了。”
此后,荒山茶系列的天尖、黑砖、茯砖也一一上市。因为坚持采用安化本地原料,秉承用心做茶,做放心茶,做良心茶的茶人品质,遵循传统、传承、传人的原则,安化华美润茶业有限公司在茶叶圈内一直大放异彩,深受茶友好评。
来源:红网黑茶频道
作者: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安化黑茶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