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计划经济时期安化茶园的曲折发展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中国茶全书 编辑:邹君 2022-05-16 23:32:59
时刻新闻
—分享—

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1_副本.png

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益阳、安化茶园迅速恢复与发展。1952年安化县投入生产的茶园即达到6700hm²,较民国末期扩大4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茶园增加到7484hm2。1978年全县茶园突破1万hm²。到改革开放初期安化县茶园面积接近历史水平。

1983年安化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68万hm2,其中国营单位茶园(县级以上林场、茶场和农场)97.8hm²,公社(乡镇)办茶场596.3hm²,大队(村)办茶场3618hm²,生产队(村民小组)茶场近1.27万hm²(约占75%)。特别是县一社(乡镇)——队(村组)三级所办茶场成为茶园面积恢复和扩张的中坚力量,安化县三级所办茶场一度从1959年的250余个,增加到1960年的1100多个,其经验被当时的中央农业部副食品生产局所推广。

云上茶园 (2)_副本.jpg

云山茶园。

在计划经济时代,茶园基地发展受到宏观形势的影响,虽然整体呈发展的趋势,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毁茶和茶园萎缩的现象。比如1958年开始,“大跃进”运动要求安化县茶农实现粮食自给,摘掉“统销帽”(不再依靠上级统销粮食),致使茶农普遍毁茶种粮,至1962年,全县茶园面积又萎缩到4690hm²,回落到民国末期的水平。

这种茶园萎缩的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得到遏止,特别是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安徽省舒城县提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1964年开始“农业学大寨”运动前后,益阳、安化分别于1959年、1967年和1973年掀起了3次大的茶园改扩建高潮,茶园面积开始止跌回升。

据安化县统计,20世纪60年代,安化县新建茶园4690hm²70年代,全县扩建茶园3752hm²,这一时期增加的茶园面积占当时全县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前乡片过去茶园面积少,这一时期扩建茶园约3350hm²,进展极为迅速。

这一时期改造和新建的茶园,普遍推广新的种植培管技术,其主要内容即“丛植改条植、稀植改密植、坡地改梯土、直播改移栽”等4个方面,同时培管与病虫害防治进一步加强,茶种选育与引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茶园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比如70 年代末安化县即有成片条列式茶园4422hm²,占总面积的44.4%。这一时期形成了“社社有茶厂、队队有茶场”的茶业生产格局,是今天益阳、安化茶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选自《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蒋跃登主编。由红网安化黑茶频道综合。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中国茶全书

编辑:邹君

本文为安化黑茶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ea.rednet.cn/content/2022/05/16/112785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安化黑茶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