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茶园。
红网时刻记者 曾小颖 通讯员 刘刚贵 益阳安化报道
“(农历)三月采茶茶叶青,妹在家中绣手巾,两头绣的茶花朵,中间绣的采茶人。”
4月7日,安化县青云观茶园。当悠扬的采茶歌唱起,这里的春光更明媚了。采茶现场,正在直播;摘下的头春茶,将制成新茶销往全国各地。
茶乡安化之行,记者看见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一片叶子、一首歌,点亮了安化人的“诗与远方”。
茶乡一片叶 点亮“诗与远方”
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梅山文化发源地。在这里,茶成就了“点绿成金”的产业传奇,也蕴含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色。
这底蕴“就像一杯茶,你得细品”,放下茶篓休息时,“茶三代”龚意成指着延绵的茶山说,这里有着“数不清的故事与传承”。
梅山文化的雄浑孕育了此地千年的茶香,中国最古老的茶品“渠江薄片”就产自安化。几百年来,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将安化茶载向远方。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安化茶业曾一度沉寂。如今,安化茶业全面复兴,让天下茶客在安化茶里品到“诗与远方”。
截至目前,安化已培育1.5万多名茶艺师,走出去推广安化黑茶文化;2022年,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和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好文化传承,助力安化茶香传得更远。
重走茶马古道,打卡洞市古街、永锡桥畔;茶乡花海里,赏花、研学、赛车;三馆一厅里体验非遗传承与制茶工艺;青云洞里,与仙侠同游“云上九歌”……文化赋能促推茶旅产业深度融合,引来更多人游安化。
根据安化县《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安化县坚持以文兴业,力推产业振兴。近年来,安化县实施以“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的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会经济,先后举办了三届安化黑茶文化节,承办了贵州茅台酒对话安化黑茶系列主题活动、故宫珍藏贡品 " 安化千两茶 " 茶王归乡仪式、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益阳市首届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 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 " 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安化是湖南唯一茶业综合产值破百亿的县(区),2022年度中国茶业百强县域榜单中安化县排名第三,已连续十四年进入全国十强。2022年安化县茶业综合产值238亿元,茶旅产业接待游客9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亿元。
航拍安化茶乡花海。
“花海”一首歌 看见和美乡村
在安化,文化振兴点亮的不止一杯茶的“诗与远方”,更有青山绿水间的美好生活。
“十三乡融出一个村,花海里同唱一首歌”,在茶乡花海(社区),大家都说搬来后的新生活就是这么“和美”。
茶乡花海是景区,也是社区。延绵的茶园与花海旁,坐落着湖南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除了原住民,社区集中安置了2000多名来自13个不同乡镇的搬迁户,他们中最远来自百里之外,在此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成了朝夕相处的邻居。
景区和企业为大家提供了工作,社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可以说硬件设施都有了。但打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旧认知,让13个乡镇搬来的居民亲如一家,移风易俗就必须文化先行。
“上周末可惜你没来(3月26日),景区办开园节,社区办运动会,更热闹!”湖南出版集团驻茶乡花海社区工作队队长肖建新介绍,“活动办好了,居民的门才敲得开,心才聚得拢。”
截至目前,安化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完善构建由县级文化场馆、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级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全县13个乡镇、433个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对县级各文化场馆进行了提质升级,完善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对村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进行了情况摸排,完成了对11个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情况摸底。
与此同时安化还坚持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品牌。聚焦传统节日和国家重要节庆日提供文化服务,持续开展“送戏曲下乡”“送电影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欢乐潇湘·神韵安化”系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以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特色文旅资源为题材创作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打造《杨开智在安化》大型舞台剧目,进一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编辑《安化剧作选》,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
村民生活有滋有味。
墙上一本账 激活内生动力
“诗与远方”可以感性,但乡村振兴的工作必须量化、细化。
“看!我是土专家”,还是在茶乡花海社区,76岁的黄兴太高兴地指着社区居委会前的“四个清单”公示栏。其中“人的清单”中写着黄兴太是“土专家”中的竹艺工匠,而“物的清单”中则注明社区发展的传统手工艺正是“竹艺和圆木制艺”,和他一样符合这一类目手艺人有3名。
“墙上一本账,明明白白”,居民们说的“一本账”是安化乡村振兴工作全县推行的“四个清单”——人的清单、物的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合称“四个清单”。
完整的版本有四大本,相当于一份长期更新、指标量化的村级调研报告。湖南出版集团驻茶乡花海社区工作队队长肖建新介绍,“人的清单”和“物的清单”明确了村里有什么,“问题清单”找准了村里缺什么,而“项目清单”则是规划村里该怎么办。“四个清单”强化了文化纽带,激活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乡村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至2023年3月底,安化县23个乡镇所有村(社区)全部建立四个清单,并上墙公开。
作为省直宣传(文资)系统对口帮扶点,安化县共有7支来自湖南省直宣传文化系统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安化县驻村帮扶。工作队长们表示,“四个清单”在手,方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根据安化县《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安化将紧盯“打造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样板”一个目标;培育文化产品技术创新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两大引擎,擦亮“亿年岩、千年茶、百年路”三张名片,明确“世界黑茶文化发源地、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全域生态康养目的地、羽毛球文化创新示范地”四个定位;开展以文培元、以文兴业、以文聚才、以文促建、以文强基五项重点工作。
到2023年底,安化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重点示范村镇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跻身全省先进行列,示范作用充分彰显;到2024年底,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特色鲜明,乡村文化产业融合稳步发展,乡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创建成功,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曾小颖 刘刚贵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安化黑茶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